隆基最近一路下跌,中环却跑赢了光伏指数。这两个公司同样都是硅片双巨头,为什么差异这么大?咱们今天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
从去年7月份的高点到现在,隆基股价几乎腰斩,通威跌幅也超过40%,中环就稍好一些,反弹力度也更高。
【资料图】
而其他光伏行业的公司,这段时间几乎都陷入了下跌趋势。比如说像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大全能源、迈为股份、还有锦浪科技等等,大家基本上都在坐冷板凳。
中环之所以比较抗跌,咱们先来看第一个原因,就是它的主营业务,硅片。因为硅片生产的时候,一个关键的耗材是石英坩埚。
而高纯度的石英砂是制作坩埚的重要材料,国产砂暂时还没法替代。今年春节后,高纯度石英砂一直供不应求,从去年底每吨10万上涨到了14万。
中环和隆基作为硅片双巨头,自然也是要大手笔的提前布局,光是这两家公司,就锁死了市场上75%的进口砂份额。其他硅片厂商只能去分剩余25%的进口砂,非常被动。除此之外,有一个数据很说明问题。
按照估算,中环和隆基,今年的硅片出货量,大概分别是120 GW和127 GW,非常接近。可是隆基的营收体量可是中环的一倍之多。
也就是说,中环在硅片领域做的更专精一些,这也是它的第一大主营业务。而隆基的第一大业务是组件,第二业务才是硅片。
目前在光伏产业链中,硅片的价格是最抗跌的,下游的组件和上游的硅料都不行,它们很早就已经进入价格战模式了,价格跌的非常多。
所以组件作为第一大主营的隆基,自然会受拖累。而中环作为更纯粹的硅片龙头,估值也相对好一些。
虽然说,组件就是很多硅片加工组装后的产品,说白了也是一堆硅片,但是这里面还有许多其他的人力和物料费用。咱们可以用比较直接的一个评估方式,先不看组件中硅片的成本占比,只需要看组件价格和硅片价格就行,因为价格就是所有供需关系最终体现出来的结果。而在价格上,硅片更加坚挺,组件价格是在下行。
咱们再来看走势分化的第二个原因。即使是组件,今年一季度其实也曾出现过小阳春,市场需求被短暂激活,招投标项目的密集度明显增加,可为什么隆基的毛利率却被同行反超了呢?
主要是因为隆基误判行业形势,采取了保守策略导致失误,所以业绩不达预期。因为按以往惯例,一季度是光伏的传统淡季,加上组件和硅片价格波动比较大,隆基手上也有一些存货,于是就采取了保守的应对策略,并没有大规模的铺开产能和投入。隆基的董事长也坦言,这导致公司业绩1、2月的外销硅片几乎没有盈利。
除此之外,隆基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咱们要说的第三点,就是HPBC产线。HPBC是隆基去年发布的新型光伏电池技术,理论上,转换效率比PERC和TOPCon优势更大。
但是在实际生产的时候,遇到问题了。因为从电池到组件都是全新的技术路线和工艺,生产进度出现了延迟。后来经过调整,今年4月份才恢复正常。这个事情也拖累了公司的业绩。最近隆基和中环走势上的差距,咱们从财务上,也能发现一些端倪。
今年一季报,隆基毛利率的表现差强人意,中环是23%,晶澳也有19%,通威和锦浪更是有30-40%的毛利。而隆基只有17%,同比还在降低。说明同样是创造一块钱收入,隆基能从中获得的盈利是在缩水的。
不过,隆基作为头部企业,也有自身的优势。比如它的组件出货规模,连续三年全球第一,而且还在增长。
同时,隆基的经营现金流还不错,去年底是244亿,而且基本上每年的经营现金流都比净利润多,说明公司现金流还是比较充足的。
而且隆基对供应商的占款多,说明行业话语权还是比较受认可的,近三年净“占用”供应商大概有100亿左右。
另外,和中环相比,隆基对借款的依赖更低一些。去年中环取得借款的现金是274亿,隆基是104亿。毕竟是头部企业,财务基本盘还是可以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