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7月3号,又有消息说,沿陕西壶口大瀑布的“安全墙”已经被推倒了,但是还有很多“围墙”依然牢固。有人指出,“围墙挡景”现象的背后,不但暴露了一些景区对“圈地”、“票”经济的严重依赖性,而且还存在着“短视”、“管理资源分配滞后”等问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封面新闻记者宋潇实习生刘思圆
大好河山,严禁偷窥?近期,全国多地被曝光“围墙挡景”现象,被调侃称为“严禁偷窥大好河山”。“围墙挡景”事件也被爆出并非个例:今年五一假期,黄河壶口瀑布景区两侧就曾因周边砌墙遭到游客吐槽,云南德钦梅里雪山、安徽蚌埠龙湖大桥等处都纷纷在引发争议过后拆除围墙或免费开放。
安徽蚌埠龙湖大桥上的铁皮围挡(央视新闻报道截图)
7月3日,据最新消息称,壶口瀑布陕西侧沿线500余米“安全墙”已拆除,但仍有不少地方的“围墙”仍保持坚挺状态。有观点认为,在“围墙挡景”背后,不仅凸显出部分景区对于圈地赚钱和对门票经济的依赖,也包括短视思维和行政配置资源滞后等问题。
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金沙江大湾观景台附近的214国道旁修建围墙(图源网络)
对此,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陈光认为,“围墙挡景”是对自然景区属性的一种错位配置,虽然部分自然景区强调是出于安全角度考虑,但实际上是借公共产品和自然景区的公有属性来吸引游客牟利,背后存在运营主体创新意识不足、公共服务滞后、思维短视等问题。
多地出现“围墙挡景”
网友戏称“严禁偷窥大好河山”
自然景区和以公有产权存在的一些国有景区,本身就是为了丰富旅游资源,还带有公共属性和公益价值,但近段时间,不少游客发现,部分自然景区修建起了高高的围墙,导致自然风光被阻隔,游客要欣赏就必须购买门票。
九龙瀑布群附近公路上的围墙(视频截图)
以今年五一假期,发生在黄河壶口瀑布沿途公路被砌墙围挡的事件为例,曾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与批评。人们的争议点有几个:一是壶口瀑布原先本来是可以开放参观的,为什么现在设立了高高的围墙遮挡?二是这样的围墙到底是为了游客安全着想还是为了收取门票?三是黄河作为自然风光,难道不应该是开放参观吗?
无独有偶,今年6月份,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附近214国道旁修建围墙的事件同样引发热议。有游客发现,明明在国道附近不远处,就可以欣赏到梅里雪山的全貌,但因为一道围墙的存在,游客只能付费买票,才能进入景区修建的观景平台赏景。
壶口瀑布旁的围墙被拆除(图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除开这两个地方,还有青海湖、安徽蚌埠龙湖大桥、云南九龙瀑布群等在内的一些景区景点,周边部分路段都纷纷修建围墙、设置围挡,把附近道路过往车辆、行人的视线阻挡在景区景点的美景之外。
修建围墙是出于安全考虑?
争议过后:部分景点开始“拆墙”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些修建围墙的景区管理方或运营方,多数称是出于安全考虑,有少部分称是出于经济考虑,坦承“当地经济条件不好”,需要让旅游收益“反哺”村民。
对于这些说法,网友并不买账,他们提出,实际上这些自然风光修建围墙,就是为了防止游客不买门票“蹭风景”“占便宜”,围墙挡景本身也并不能保证安全。
据记者走访观察了解到,实际上在修建围墙的景区景点当中,多数都是自然风光为主的景点,但相关管理和运营权限,则是由当地政府交给了地方平台公司或者国企来操作,它们有的跟当地村民签订了协议,通过旅游收益来提振当地经济水平,但是,一些景区却因为过度依赖门票,价格水涨船高,既跟不上市场发展的步伐,又陷入了公共资源配置滞后的情况,导致这些景区呈现单一化、低效率以及短视的发展局面。
安徽蚌埠龙湖大桥上的铁皮围挡当地发出通告称是为了安全角度考虑
引发争议过后,不少景区开始了“拆墙”行动:6月26日,梅里雪山国家公园景区发布公告称,将诚恳抓好整改工作,金沙江大湾、飞来寺两个景点免费开放;安徽蚌埠龙湖大桥上的围栏被拆除;7月1日,黄河壶口瀑布陕西一侧的围墙被拆除......但是仍有不少景区景点保留了围墙。
专家解读:
“围墙挡景”是对自然景区属性的错位配置
陈光教授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根本上来讲,“围墙挡景”是对自然景区景点属性的一种亵渎和错位。
他说,自然景区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属性,不应该为任何部门和个人所有,它属于国家、属于地区、属于这座城市、属于人民,更像是一种公共产品,“既然是公共产品,那么围墙挡景实际上就是将公共产品据为己有,表面上是加强管理,实际上动机是借公共产品和自然景区的属性来吸引游客牟利。”
“说是公共产品,其实还不够严谨,严格说来应该是准公共产品。”陈光教授告诉记者,舆论之所以谴责这样的现象,就是因为大家觉得其中的公有属性被据为己有了,但是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公共产品虽然本质上属于全体人民,但是囿于它本身资源的有限性,不可能一下子承载那么多人同时欣赏或者观看,就像一座桥一样,没法一下子承载那么多人同时过桥,因此会产生一种公共空间的“拥堵”现象。为了避免这样的拥堵,可能就会对自然景区进行限制和破坏,进而“让大家排队”。
他分析,一些景区的范围和划分比较宽泛,但是当地旅游资源本身处于可控的话,或者说承载力足以满足游客需求条件的话,完全可以免费开放;另外一种情况是景区的范围相对狭小,或者相对资源有限,而周边的游客闻讯而来的数量明显超出承载力的话,可能确实需要按照“准公共产品”的操作方式来运营,收取费用限制游客进入,这种属于开发式、部分收费式的管理模式。
“而第三种方式是,景区管理和运营需要运用到一种智能化、信息科技等要素,建立更加精准、柔性和智慧的管理模式。”陈光教授认为,运营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既能够将景区维护得更好,也能够提升管理的精准度和智慧化水平,这才是一种合理并且更加公平的管理方式。
以上就是关于媒体评多地挡景围墙被拆 虽然“安全墙”已经被推倒了但思想的墙还是存在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